法國軟裝創業紀錄No.1
我為什麼決定在法國創業?
2025 Jan 15 關於軟裝師 法國軟裝創業紀錄
從台灣到法國,繼續我的軟裝之旅
時光倒回幾年前的我。
當時來到法國三線城市的郊區,一個距離連輕軌都沒有的小城還要再開車20分鐘的住宅區,出入都得以車代步。我從來沒有長住過鄉下的經驗,一路台北長大、台中唸書、落腳法國一線城市,卻突然因為結婚就毫無準備的離開了繁榮喧囂,也離開了適合我發展領域的工作機會。
在以金融業與重工業為首的地區,頂著法文C1文憑、空間色彩設計碩士毫無用武之地。小孩出生後頭兩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家庭上,我只能用零碎的時間漫無目的的接案:翻譯、畫3D、甚至秘密客的文件校閱,有什麼做什麼;接著弟弟出生,在必須兼顧家庭的前提下,找正式工作的難度有增無減。當時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,是IKEA展場裡的兼職人員,但履歷丟出後完全沒有下文,而這大概是心中的最後一根稻草了。
人家說壓得越低,彈得越高。好像是。
於是便有了:「胸前掛著兩個月大的弟弟獨自飛回台灣當上班族」的這段冒險故事。
用自己的方式,落地生活
在台灣開創軟裝事業,後來又因為疫情搬回法國,這段期間我一直努力克服障礙遠距經營著事業,誤打誤撞的成為「數位遊牧」一族。有時我得一早五六點起床與客戶開會、也有時我白天和家人度假,晚上小孩都睡了後在民宿的餐桌上趕案子、或是在西班牙的海灘上看報價、看案場發生了什麼事。老實說我覺得一份工作能保有如此高的自由度,某方面來說真的很棒!讓你可以把工作帶在身邊,不會因為度假就延宕;對台灣的客戶來說,等於是多了一個時區的人力,讓客戶的案子享有24小時的服務或進度。
但我漸漸發現:
一、我離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越來越遠
我的生活重心都在螢幕裡,隨著事業發展爬升,我跳脫螢幕的時間越來越少。當生活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關注地球另一端的事業,而從螢幕抽出的時間也僅為家庭時,我越來越感到自己的生活如同「人在心不在」的擴大版,當事業越忙碌、我抽出給實際生活的法國的時間就越少。隨著生活中認識的人越多,我越渴望自己在這些新建立起的關係中,不只是一個喜歡居家美學的亞洲太太、會做蛋糕的某某媽媽,更是能帶來專業價值的獨立女性。換句話說,我希望我是獨立的存在,而不是依附在先生或小孩身上。要能做到這點,在法國這裡有一份事業,就顯得格外重要。
二、被削弱的感動
我熱愛我的設計工作。我很享受每次設計時可以進入心流狀態,為空間和客人提出解決方案的過程。而這份工作的回饋,不只是金錢的報酬,還有每次結案後的完工照片,那看著從無到有的創作成形,難以言喻的感動。然而,這份情感上的回饋當然沒有實際參與現場來得深刻,這對我來說是種遺憾。雖然以數位遊牧的方式遠端處理台灣設計案,技術上來說完全可行,但摸不到材質、感受不到實際空間的壓迫或寬廣、也無法透過實體感受去挑選傢俱;漸漸地舉足輕重的傢飾品項都濃縮成螢幕上沒有重量的檔案,久而久之,空間蛻變的感動也變得越來越模糊。
Et voilà!時機到了
2024 這年,我花了很多時間自我探索,學習什麼叫以終為始的規劃生活。簡單說,為了要能活得更貼近自己、更關心自己生活的環境與人們,而且依然要能兼顧家庭(因為還是不會有一份工作可以讓我配合家庭時間(笑)),在這裡再次開創軟裝事業,是再好不過的了。而很剛好的是,就在同一年,我拿到了法國籍、也買了新車,這代表我在行政上更容易處理所有文件、並且也終於不用與先生共用一台車,我不再需要配合他的時間用車,而有完全的自主權。
Everything has its time. 心裡一直在猶豫的事,如今一切水到渠成。於是2025 的一月,我兌現了我去年底的計畫,在法國商業登記囉!
如果你看到這邊,對於自己的軟裝事業充滿猶豫,以下是我的建議:
1. 以終為始: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?軟裝事業如何幫你達成?
2. 先行動,再優化。沒有一份事業是完美的,即使是市值上億的公司都會做出錯誤決策,你又怎麼可能先思想周全後才出發呢?